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大唐右武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 初唐 · 刘宪
四言诗 押纸韵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武之去暴。与文德而竞驰。阴之为功。配阳和而并运。利用厚生之事。依古以来。折冲禦侮之材。何代蔑有。秦之强也。起剪恬贲用其兵。汉之盛也。辛李卫霍为其将。大唐操斗极。把钩陈。带甲百万。授钺四七。其有中分麾下。总堂堂正正之师。俨若敌国。负赳赳桓桓之称者。在于乙速孤府君矣。公讳行俨。字行俨本姓王氏太原人也。五代祖有功于魏。始赐而氏焉。因居京兆醴泉县王子晋之上仙。肇开茂绪车千秋之作相。重锡华宗。家何代而乏贤。人何时而不贵。曾祖安。齐前锋都督武候右六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州刺史。随益州都督袭封和仁郡开国公。徙孝移忠。迁虞事夏。司马安之四至。晏平仲之一心。祖晟。皇朝上开府武候右廿府左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藏器于身。待时而用。功参列将。宠盛兴王。父神庆右虞候副率检校左右领军卫将军。气岸瑰杰。志力雄武。持军以礼。阴德有徵。才子挺生。将门斯在。公钟家代之休烈。奉韬钤之成训。鹏图奋于霄汉。⿰(噩鸟)阵溢于风飙。得射法于仙灵。习军容于嬉戏。子房智勇。时其无敌。郤縠诗书。颇亦兼善。永徽中司成生擢第。明丁父忧。性实过人。俯而就礼。麟德初宣德郎王府记室参军事。閒平邸第。枚马交游。曳裾其閒。首席推美。咸亨元年以将门子弟授振威校尉。守普济府左果毅都尉。丁太夫人忧。哭泣之节。饘粥之数。复如居府君之丧。仪凤二年敕除兴国府右果毅都尉。镇河源军定州道。游奕护河阳桥。垂拱二年游击将军黄城府左果毅都尉。致果为毅。治戎以律。洗兵盐泽。秣马中山。护浊河之桥。绾黄图之府。智谋洋溢。威武纷纶。功静朔垂。气雄京邑永昌元年制除朝散大夫绵州司马天授二年朝议大夫长寿二年资州长史延载元年中散大夫。题舆绵外。展骥资中。风俗所同。政教如壹。證圣元年制除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万岁通天元年制加中大夫二年大中大夫。其年检校永州刺史圣历二年使持节都督夔归忠万渝涪肃等七州诸军事夔州刺史三年使持节都督广韶端康封冈等十二州诸军事广州刺史长安三年使持节泉州诸军事泉州刺史神龙元年使持节都督黔辰沅等州诸军事黔州刺史。其年加正议大夫。神授政理之材。天挺公侯之表。故能方州典郡。尽周官牧伯之尊。越海淩山。穷禹贡荆扬之域。控御数千里。周旋廿年。化洽夷夏。功成方国。置生祠之庙。往往而存。畏清酒之盟。于今莫犯。神龙二年墨制授忠武将军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特敕停南衙上下。专委北军事。羽林之任。历代为重。用周勃而后安。召宋昌而先拜。以公确乎忠信。厉然壮勇。颁命卿之秩。掌孤儿之军。宿卫陛殿而逾严。徼巡岩廊而匪懈。垒垣增肃。轩禁穆清。锡御府之金钱。分大官之玉食。殊恩所逮。中使相望。而执□持戟。筋力为倦。输节竭诚。心术俱尽。神用疲而致损。腠理劳而生疾。其岁夏中。遇病厅事。半体云废。经时未瘳。愿休摄于家庭。遂迟回于天阙。陈情拜疏。理切词殚。有感宸衷。特听致仕。仍褒美绩。更惜羸痾。睿旨殷勤。形乎綍翰。公结欷而辞云陛。投迹而返私门。悬广德之安车。施仲翁之行马。仙方上药。冀养性而延龄。芳酝嘉羞。且忘忧而永日。而公素无息允。命昆弟之子令从为嗣。鞠育侔于巳生。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坐外氏累左除溱州扶驩县令。公天属为重。既切犹子之慈。门寄所钟。何深舐犊之念。亦既离谴。旧疾暴增。春秋七十有二。景龙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薨于大宁里第。呜呼哀哉。惟公盛德温恭。雅怀宽肃。行无文饰。言不浮华。出身入仕。仪家刑国。靡欺暗室。独运虚舟。于人之善无所遗。于人之恶无所记。可疑之地。投足莫践。弗稽之谋。措心所绝。亲友信而敬之。老少安而怀之。惟汲汲以行仁。岂遑遑而求利。防卫之际。屡有奇功。抚字之方。亟彰灵感。公之在永州也。属时□不登。土人多馁。罄仓储而罕赡。捃山谷而无资。所部界分。素饶稆。盘根合翠。弥漫苍然。忽于一朝。结实咸遍。若五谷之含颖。油然可观。比千箱之载咏。俄而告给。人皆和□□□盈路。公仍持数石。奏进京师。圣旨咨嗟。叹其灵味。公之在夔州也。邻界不虞。偫蛮暂扰。侵轶城郭。残伤吏人。公不俟制命。星言致讨。威灵震荡。氛秽廓清。稽颡咽于巫云。□□□于江水。天朝命将。甫戒于师期。边郡飞书。巳闻于战捷。虽耿弇之不遗贼于君父。亦何以尚兹。时嘉乃功。玺书慰勉。疾亟之□思虑弥长。遗书戒令从曰。吾遭遇□□□□卅馀载恨无以报。不敢丝毫有负于圣朝。家业素贫。丧葬所须。务从节俭。勿违吾平生志也。所树碑存实。无为虚美。以掩吾真。尔等唯清唯慎。勿矜勿伐。则吾死而无恨矣。夫人常乐县贺若氏。宋公弼之侄孙。开州刺史怀武之第六女。门宗之盛。钟鼎连华。家室之欢。瑟琴齐契。春秋五十一。證圣元年八月五日。亡于万州官舍。维景龙二年岁次景申二月辛卯朔十六日景午。合葬于雍州醴泉县白鹿乡李中川先府君之茔次。礼也。嗣子令从。叫叫穹苍。哀哀霜露。永言□誓终身奉行。子婿右骁卫曹参军安定梁望之。代业通家。天资长者。冰清玉润。常怀国士之恩。石字金书。愿托中郎之笔。□□言行。乃作铭云。
公侯子孙,必复其始。
将门有将,其来久矣。
伊我将军,奕代为美。
壮勇杰出,威棱峻峙。
文则循良,六条千里。
武以侍卫,岩除军垒。
黄霸匪俦,宋昌宁拟。
中外从□,□□勤止。
年至礼优,神劳疾起。
有生终谢,令问不巳。
贤哉伏波,诫其兄子。
西汉定陶鼎于焦山媵之以诗壬戌 清 · 阮元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五
西汉陶陵鼎以汉虑俿尺度之高七寸三分身高四寸二分盖高一寸六分盖上有三环名高一寸二分两耳高二寸二分三足高二寸铜质五色斑驳腹有棱纯素盖凿隶书铭大字十五曰隃麋陶陵共厨铜斗鼎盖并重十一斤小字四曰汧第卅五器凿隶书铭大字十七曰隃麋陶陵共厨铜鼎一合容一斗并重十斤小字十六曰汧共厨铜鼎容一斗重八斤一两第廿一案汉书地理志隃麋汧二县属右扶风后汉书耿弇建武四年耿况隃麋侯续汉书郡国志作渝麋误也又续汉志定陶济阴郡曹国后汉兖州刺史郭璞曰城中有陶邱史记云穰侯出之陶即其地定陶共王康帝子哀帝父永光八年山阳徙封汉书丁太后建平二年上曰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遣大司马骠骑将军明东送葬于定陶贵震山东共王哀帝二年追尊共王共皇帝水经注济水自定陶县南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又东北径定陶共王陵此器云陶陵是定陶共王陵也隃麋汧二邑共此器故日共厨铜鼎钟鼎款识好畤鼎铭云今好畤共厨金一斗鼎汾阴宫鼎铭云汾阴共官铜鼎上林鼎铭云上林共官铜鼎汉器体制如是汉陵庙皆有厨三辅黄图昭帝平陵为小厨裁足祠祝款识汉孝成鼎铭云长安孝成铜三斗鼎是也此鼎盖与器铭辞不相应者因有二鼎盖与器互错也器铭云并重十斤又云重八斤一两云器重八斤一两则盖当重一斤十五两矣今除盖以库平法马称之重五十三两七钱二分铭云容一斗以今官仓斗较之得一升八合定陶故城在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西南予得此鼎因思焦山祗有周鼎若以汉鼎配之经史引徵可增诗事爰以官牍达之镇江府丹徒县焦山寺僧永守之并加册于椟绘图拓款钤印备录诸诗时嘉庆七年季秋
碧山一角浮春潮,中有周鼎开云歊。
古文十行照江水,百家咏释穷秋毫。
千年古篆变为隶,西汉款识多凿雕。
我有汉鼎五十字,隃麋汧铸供定陶
斗斤兼记古权量,汾阴好畤同禋祧。
济水东流帝陵起,臣莽掘厨金不销。
斋中拭刷出古泽,鼎虽转徙犹坚牢。
烟云过眼莫浪掷,送尔安隐栖松寥焦山阁名)
卣钘觯爵共相饯,雁镫剪烛吟清宵。
壬戌之秋木叶脱,海门风起江飞涛
蛟鼍踏浪避金景,苍然古意生单椒。
此时此鼎入山去,江天宝气腾轻艘。
海云堂中多古木,两鼎扃耳初相遭。
周仪可补觐礼阙(周鼎呼史册命之仪可补礼文之不足诸家诗考未言及此),汉事志传徵班曹。
仓籀字破鬼夜哭,八分不似周王朝
一波一磔湛水石,同隐有似由与巢。
胎禽仙去亦偶耳,华阳铭尚镌嶕峣。
可知古人皆好事,以诗媵鼎各订交。
他时得暇或相访,云帆一片横金焦。
注:考杜佑通典京口山戌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为戌海口之山余家藏嘉定镇江志云江淹焦山诗旧本作谯山是北宋以前尚名谯山北宋以后始以焦孝然事傅会之孝然避兵娶妇于扬州见三国志注尔时孝然年尚幼似无隐谯山三诏之事且孝然为魏以后人蔡伯喈卒于汉末在孝然之前焦君之赞当别有一焦君似无为孝然作赞之事又焦山古鼎王西樵始据韩吏部如石言为京口某公家物严分宜夺之康熙间人竞以为诗歌故实然自嘉靖以后明人书集鲜及此说天水冰山录于分宜家物无所不载古铜器款中祗有古铜鼎二个共重一百一十四斤且有盖并未言及款字此鼎一鼎之重巳不止百馀斤矣朱竹垞翁覃溪二君深于考古者其焦山鼎诗中皆不言此事为其无据也故余谓焦孝然分宜二事等诸无稽勿听可也